有数据显现,当时在中国商场上90%的进口二手挖掘机来自包含日本在内的工程机械核心技能展开老练的国家。这些年,跟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展开,全国各地都有很多建造工地。到工地去转一圈你就会发现,不少印有卡特彼勒、小松、日立等LOGO的工程机械商品在执役,这些工程机械大多是国外筛选而来的二手设备,因为用户体验后以为“性价比”较国内商品高,而备受商场期待。中国沦为国外二手工程机械商场的倾销地?
性价比高 受亲睐
为何用户放着国内的新机器不必,非要去买国外的筛选品呢?用业内人士的话说,国外的环保认识很强,对二手设备有严峻的操控。一台新的通用机械挖掘机,工作时间只要超越五千小时,那么它就会被送到挖掘机品牌的效劳点去维护,可是很多的挖掘机特别是小型的挖掘机,它们主要是用来平土,偶然挖坑,所以说在欧美、韩、日的挖掘机是很“美好的”,基本上没干过啥重活!
其次即是,国外工程机械配套件大多数都出产历史悠久,技能老练、供应足够,出产集中度高,品牌效应杰出。配套件的展开随主机的展开而展开,一起配套件本身的展开反过来又推进主机的展开。一起,主机制作公司逐渐向拼装公司方向展开,配套件逐渐由供货商来供给的一种展开趋势,在美国的卡特彼勒(Caterpillar)、凯斯(Case)、日本的小松(Komatsu)、瑞典的沃尔沃(Volvo)等世界上这些大型的工程机械主机制作公司运用广泛。相关于国内而言,工程机械配套件出产起步较晚,技能缺少、产地涣散、品牌效应不强,现已变成制约主机展开的瓶颈。因而,欧美、日韩定时筛选的一些工程机械设备,特别是日本80%筛选设备都流转至中国。
别的,国内用户主要是个体户,他们更喜爱报价的、质量的优势,而恰恰是国外二手机在质量上、报价上比国内商品有优势,因而受到了用户广泛的期待。
买卖商场紊乱
因为二手工程机械报价便宜,或是工程施工的短期需求,中国适当有些城市逐渐构成了二手工程机械买卖的集散地。可以说,二手设备不只承受工程机械融资租借和再制作两大事务,并且也关系着厂家和代理商的现金流、经营风险以及持续的盈余才能。当时,二手工程机械的出售途径通常分为三种:榜首由经销商自个途径内部消化;第二是通过徐水、青州、天津、深圳等二手机集散商场处置;第三则是凭仗易极、利氏兄弟等第三方平台进行拍卖。不管选用那种形式,二手设备的定价环节依然是职业“水最深”的范畴。
因为国内二手工程机械商场不可规范,二手设备的估值和售后体系也不可完善,加上本乡品牌质量和生命周期疑问,用户对国产二手机不可认可,反而致使国外二手机很多涌入国内商场。一个对比牢靠的数字来自海关计算,2011年有3万余台二工程机械设备流入中国;再加上各种债务机和债务机,尽管二手工程机械的具体数字缺少具体计算,但数量和规划却大概适当“可观”。
中国当时尚缺少完善的二手机评价规范,只能依据机器设备的运用时间、年平均运用时间、发动机和液压泵的大修周期和运用工况等信息自行判别,很简单呈现为了私益各种暗箱操作的举动,进而影响整个二手机商场的安康有序展开。关于这一局势,一方面大概设立客观、公正、诚信的第三方评价组织,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大力推广揭露公正的拍卖形式。当时,国内的二手设备买卖量有80%以上是私下买卖。这样的现状着实令人忧虑。
冲击国内商场
与此前操作国内进口二手机械的零星组织不一样,利氏兄弟拍卖举动全球最大的工业拍卖公司,在全球25个国家都设有办事处。2013年4月18日,利氏兄弟拍卖行在北京举办其在中国的首场无底价揭露拍卖会。这次利氏兄弟拍卖行承受的托付货品来自全球,其间有2010年出产的加藤HD820V型液压挖掘机、2009年出产的卡特320D-E型液压挖掘机等,这些来自国外的二手机械在该次拍卖会上悉数拍出。据参会的业内人士介绍,本次拍卖的二手设备报价遍及只要新机的30%~50%。该人士以为,正是凭仗低价的报价,进口二手机械占有了一有些商场份额,以2011年为例,商场上挖掘机总销量17万多台,自主品牌挖掘机新机销量占39.11%,而进口二手挖掘机占比就到达约14.25%。有业内人士以为,以利氏兄弟拍卖行的全球平台和杠杆才能,跟着其在中国的事务的铺开,将来将有更多世界各地的二手设备涌入国内。
据悉,二手工程机械当时国内工程机械的商场保有量已超越500万台,到2015年,工程机械年销量将到达100万台以上。依照机械设备的寿命周期,估计到2020年,每年的工程机械作废台量估计将高达120万台。
尽管遍及以为工程机械的大修及替换周期在5~8年,但近两年跟着工程量的萎缩以及各厂家展开的以旧换新事务,很多2~3年的设备也开端进入二手商场;在2009~2010年间涌入职业的客户,其以按揭及融资租借方法采购的设备也于2013年开端进入商场,一起外国进口的二手配备也开端大规划进入国内商场。仅北京地区商场,当时挖掘机新车有2000台,而二手机器就有4000台。而据全国设备租借及二手设备专业委员会计算,截止到2010年末,全国工程机械二手设备的买卖额已打破1000亿元,买卖量打破惊人的500万台。
当时,中国工程机械职业现已进入中低速增加时代,去库存和产能过剩疑问开端凸显,工程机械职业最严肃的疑问依然是去库存。假如此刻对进口二手工程机械商场不加以任何约束和监管,国商品牌厂商恐会受到冲击。
公司呼吁约束监管
事实上,有关是不是应严峻约束进口二手机械的争议在中国已屡次呈现。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苏子孟也曾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忧虑,别的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中联重科监事会主席龙国键、山河智能董事长何清华等公司高层也时不时的发出了约束进口二手工程机械设备的声响。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苏子孟秘书长表明,国家应调整对二手工程机械的进口办理方针,特别对制作年限超越5年,排放严峻超支,能耗显着过大,存在安全隐患的二手设备的进口要进行严峻操控。
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在微博上揭露表明,假如中国仍持续对进口二手工程机械不进行任何约束或加强监管,中国将可能逐渐沦为这些进口二手机械的垃圾场。
中联重科监事会主席龙国键表明,约束和监管进口二手机械,除了是维护民族工业外,也是为维护国内消费者利益,进口二手机械在耐用度、适用性方面都比不上国内新机,最重要的是售后效劳无法确保。别的,监管上的空白区域,也致使许多并不契合进口规范的设备都得以流进国内商场,尤其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设备。
山河智能董秘蔡光云表明,在商场现已过剩的情况下,再放开国外二手工程机械的进口,国商品牌必将遭受冲击,甚至迟滞国内工程机械公司复苏与展开的脚步。”
长城机械董事长王纪中表明,用户采购二手设备缺少专业的鉴别才能,商家以次充好之后,客户买到手后发现,液压体系部件磨损严峻,容积效率降低,机器性能大打折扣。再加上没有售后“三包”效劳,一旦发作故障,修理本钱和零部件采购本钱都居高不下。
多管齐下力求规范
面临二手商场巨大的需求,一个公信、规范、监管严峻、设备足够、愈加通明的二手工程机械买卖平台也愈加变成一个亟待解决的疑问。
根据当时二手设备商场中商品的买卖对比紊乱,国外进口设备相同鱼龙混杂的疑问,国家有关部分这些年发布了一系列法规对其进行规范。如《二手设备流转技能规范公例》于2010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公例》对二手设备流转的有关术语和界说、分类、质量、判定评价、评价进程及买卖提出了规范需求。
到当时,《二手挖掘机流转技能需求》、《二手装载机流转技能需求》、《二手混凝土泵车流转技能需求》、《二手活动式起重机流转技能需求》等4个国内贸易职业规范现已构成送审稿,提交到国家有关部分进行评定。
二手工程机械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收回使用基地建造办理规范》等51项国内贸易职业规范已通过商务部审核,其间二手叉车流转技能需求、二手沥青拌和设备流转技能需求、二手沥青拌和设备技能说明书编制规则都将于201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如此频频的出台职业规范、规范,关于工程机械二手商场的注重程度可见一斑。可是根据如今二手商场所暴露出的种种疑问,只是注重仍是不足以让商场安康有序的展开。关于一个杰出向上展开的商场,只是有法规仍是不可的,还应有相对完善的质量判定组织和专业的从业人员,把写在纸上的规范实体化,用举动规范职业展开。
早在2006年,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南京训练基地开端中国榜首期二手(液压)挖掘机评价师训练,从此诞生了中国榜首批二手挖掘机评价师,尽管取得评价资格的只要13人,但这为二手工程机械质量的评价开了好头。如今专业的二手评价师需求量很大,各种专业的评价组织也日益走俏。
一起关于作为第三方的评价组织关于其权威性,公正性和可信度也都是需求进一步进行规范的要点;关于评价职业的商场准入规范,评价认证的资质判定相同是亟待完善的要害。
尽管国内二手机械商场早已是国内外很多商家垂涎已久的一块肥肉,但终究怎么正确引导运作却还处在探索期间,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二手工程机械商场展开的水平还存在差异,流转次序对比紊乱,设备质量也没有杰出保证与售后效劳。不过跟着二手商场买卖准则的逐渐完善和国家关于二手商场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一定能迎来工程机械二手商场愈加安康有序的展开。与此一起,国内工程机械公司在加强现有技能创新的一起,也大概加强客户的效劳、修理力气,更好的呼应客户、给客户发明便利,以争夺客户,一味依托国家的维护、国家的扶持是没有出路的。